湖人队在今夏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后场深度,尤其是在拉塞尔离队后,控卫位置亟需经验丰富的持球点,施罗德上赛季的表现可圈可点:场均贡献12.6分、4.5助攻,其突破分球能力和防守积极性成为湖人第二阵容的重要支撑,他在季后赛关键场次的稳定性(如西部半决赛G4独得22分)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层对其的信任度。
薪资空间的限制让湖人的报价趋于谨慎,根据NBA劳资协议,湖人目前拥有施罗德的早鸟权,可突破工资帽完成续约,但球队仍需为潜在第三巨头的引入预留灵活性,2年3340万美元的报价(年均1670万)已接近中产特例的顶薪,反映出湖人对其战术地位的认可,但施罗德团队显然认为这一数字未能匹配其市场价值。
施罗德的拒绝并非意外,2023年休赛期,他曾拒绝湖人一份类似的3年8400万美元合同,转而以底薪加盟凯尔特人,这一选择虽短期牺牲薪资,但帮助其重塑防守声誉并重返争冠梯队,31岁的施罗德面临生涯最后一份长期合同的机遇,其团队更倾向寻求一份3-4年、年均2000万美元以上的合约。
联盟高管分析认为,施罗德的市场竞争力源于两点:
若未能与施罗德达成协议,湖人需启动备选计划,目前潜在目标包括:

值得注意的是,湖人管理层需平衡“赢在当下”与长期薪资健康,若为施罗德开出过高合约,可能影响2026年后的重建灵活性,尤其考虑到安东尼·戴维斯与勒布朗·詹姆斯的年龄结构及未来续约问题。
施罗德的案例亦是当前NBA球员赋权趋势的缩影,随着短期合同与球员选项的普及,角色球员更倾向于通过频繁流动最大化利益,布鲁斯·布朗凭借掘金时期的冠军表现收获步行者年均2200万合同,成为施罗德团队的重要参考。
新版转播协议(2025年生效)带来的工资帽上涨,进一步助长球员对高薪的预期,联盟消息人士透露,2025年工资帽预计跃升至1.71亿美元,届时中产特例将突破1300万美元,均可能推动施罗德等待更优报价。

尽管首次谈判遇挫,双方仍有动机继续协商,对湖人而言,失去施罗德意味着后场深度的折损,尤其在新帅JJ·雷迪克的战术体系中,施罗德的无球跑动与挡拆执行被视为重要一环,而对施罗德来说,留队可延续其在一线城市的曝光度,并依托詹姆斯与戴维斯的牵制力提升数据表现。
潜在妥协方案可能是“1+1”合同(第二年球员选项),总额略高于当前报价,例如2年3600万美元,此类短约既满足施罗德对高年薪的要求,也为湖人保留2026年薪资空间。